她
的美好年代
她的电视是黑白的,却满目灿烂、遍地微光
她的通讯是缓慢的,却留下了一尘不染的真心,与凝鍊的感情
她的爱情是内敛的,却有着最纤细的暧昧,长出丰满的羽翼
停下紊乱的步伐——
回到从前,细品人情的温暖、生活的情思
展读张秀亚善感的灵魂与极致的微物书写
发现美丽的轮廓就藏在平凡的日常,
张开心灵的双眼
无论是五〇、七〇还是九〇
现在,就是属于你和我的美好年代
《北窗下》
一扇向北的小窗,为心灵系上想象的翅翼,一泓曲涧、一枚小石、一片绿影,酝酿成一篇篇的飘逸情思。张秀亚女士在窗内捕捉璀璨的意象,于窗外寻绎人生的启示。她的文字,有掇拾记忆与自然的喟叹、洞彻人性及真理的光辉,洋溢着动人的芬芳。她用深富哲思的文笔,树立抒情美文的典范。
《爱琳的日记》
本书记录张秀亚女士在中部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对文艺创作的看法。作者以优美细腻的文字,在笔端燃烧内心的热情,并拥抱生活和大自然的爱与纯真、追求人生深邃的真理、领略不平凡的感情与崇高的意念,发现人性的真、善、美,漫溢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感动你我的心。
──自一颗素朴真摰的心灵,你可以寻到最动人的瑰丽的故事。
《那飘去的云》
本书收录十六篇小说,捕捉缥缈的情爱絮语,或忧或喜,都在倾刻流泄的一念之间;描写稚子翻腾真挚的小小愿想,晶莹动人。笔锋融合东方抒情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对细节的捕捉、幽微氛围的营造极其敏锐,从她的笔端真诚不矫的映射出「每个人心中被爱情五味酒浸透的岁月」是如何「挣扎着站了起来,跨出了梦境的门槛」……
《写作是艺术》
作者以其得意之笔,写她对写作技巧的分析、对文学优美传统的阐释,以及在文学艺术上的深刻见解,更有她意境高远的抒情写景绝妙散文,词采清美、光芒四射。欲体会人生哲理、谙习写作要旨、提高生活境界者,不可不读。
《我与文学》
你是否终日为生活所需而忙碌?
你有多久不曾留意身边的人事物?
「美文大师」张秀亚女士以美善的心灵、细腻的情思、优美的文字写成这本《我与文学》。它将开启你的心灵,让你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发现日常的美丽轮廓。
我有一个时期,曾企图自室内走到户外,如今,我才发现在户外停留得太久了,我要回到屋檐下,回到心灵的内室里来,谛听他人以及自己灵魂的微语──那才是人类真正的声音。
|系列缘起|
当代台湾女性创作者在文坛一片璀灿,往前推至战后的五O年代,颠沛来台的外省移民第一代妇女,在台湾女性书写未臻成熟的时期,垦辟前路。而张秀亚女士便是在数点繁星当中闪耀的一位。
家国的动荡让许多生命出现凹折,宏大叙事不足以关照个人生命,张秀亚女士用小叙事突围,在「自己的房间」创造台湾女性书写早期范式,《北窗下》在台湾出版获得广大回响,直到八O年代再版次数冲破二十三次,缔造传奇。她是西潮之下的摩登新女性,在老文青的少年时代,人人持卷,爱不释手。
但传奇女子转过身来,是生离丈夫、独自携幼来台的颠簸动荡。主外兼主内,拣选柴米油盐,安顿撕裂的心肺并非从容简单;她推着自己往前、专注生活的细节,将那些细琐幽微的美好投入笔端,奠定自己的美文书写风格。她成为自己的光照、成就整个美好年代。
一个甲子过去,适逢张秀亚女士逝世二十周年,编辑部辑选其经典著作,以飨读者。看她专注于那些曾经断裂的日常,在生活的细微处涤尘去垢,她亦或是他;妳亦或是你,在我们的年代,都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美好年代。
系列特色
★五本书的初版日期横跨1958-1978年,见证张秀亚女士20年的创作生涯。
★展读张秀亚女士善感的灵魂与极致的微物书写,发现平凡日常的美丽轮廓。
★邀请于德兰女士记叙母亲的写作情思,让读者更贴近一代美文大师。
张秀亚(1919年―2001年)
河北沧县人。笔名陈蓝、张亚蓝、心井。北平辅仁大学西洋语文学系、历史研究所史学组毕业。曾任重庆《益世报》副刊主编,来台后曾任静宜英专(今静宜大学)、辅仁大学中文系及研究所教授、辅仁大学英文系与德文系大学部教授,并曾在美国西东大学担任讲座。作品领域宽广,涵盖新诗、小说、散文、评论、翻译、艺术史,曾获妇联会新诗首奖、中国文艺协会首届散文奖章、中央妇工会首届文艺金质奖章、中山文艺奖首届散文奖。著有诗集《水上琴声》,小说集《艺术与爱情》、《那飘去的云》,散文集《北窗下》、《牧羊女》、《水仙辞》,评论集《写作是艺术》等,共八十余种。
美好推荐
摄影作家|蔡杰曦
作家|Kaoru阿噜 阿飞 知日谦 彼岸的鹿 黄茧 游知牧 温如生
Copyright (2005-2022)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