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简介(pdf)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比亚和考古学的再殖民化
考古学中蕴含的殖民主义思想和实践
《被淹没的过去》研究了一个举世闻名但却没有得到充分考察的事件——教科文组织在1960-1980年间发动的拯救努比亚古迹的国际行动,该研究说明了这一项目、其谱系和其后果如何将考古学推向战后世界,并帮助它“再殖民化”。William Carruthers提出疑问,战后的非殖民化是如何形成的,当“新国家”在全球冷战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时,像考古学这样在帝国主义的熔炉中锻造的殖民学科发挥了什么作用。
当阿斯旺高坝成为贾迈勒·阿卜杜尔·纳赛尔领导的埃及革命的核心时,努比亚运动试图从这座新水坝所拦截的洪水中抢救和保护古庙和考古遗址。该项目在埃及和苏丹努比亚的邻近地区进行,建立在英国占领和影响下努比亚多年的考古工作的基础上。在这一过程中,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造了一个适合全球媒体和游客消费的风景如画的考古景观,该活动借鉴了指导早期调查的科学种族主义,帮助努比亚人接受国家主导的重新安置和现代化计划。
《被淹没的过去》描述了殖民时期的考古学和人类学实践——特别是档案和文献表现——如何创造了一个与该地区人口割裂的“古代努比亚”。结果,努比亚运动不仅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制定的基础,而且还暴露了关于考古学和遗产目标的问题,并揭示了这些领域的殖民主义起源是否会被克服。
William Carruthers是东英吉利大学的利弗休姆早期职业研究员。他是《埃及学史》(Histories of Egyptology)的编辑。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拯救努比亚行动五十年后,《被淹没的过去》大胆地强调了关于注重非殖民化、不朽的世界遗产和技术胜利等表述中的盲点。William Carruthers以令人信服的文字表明,殖民时代的埃及学家们的假设贯穿了这场运动,并导致了对当前埃及和苏丹努比亚人流离失所的悲惨现状的忽视。”——Donald Malcolm Reid,《谁的法老?》(Whose Pharaohs?)和《埃及古物之争》(Contesting Antiquity in Egypt)的作者
“William Carruthers提供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干预措施,填补了当前非殖民化言论中的空白,使用了从不同角度得出的档案基础和很少被带入这些叙述中的阿拉伯资料。《被淹没的过去》关注的不是古老的过去和遗产,而是将目光投向最近因打捞遗迹而流离失所的人们。”——Alice Stevenson,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零星发现》(Scattered Finds)的作者
By Zoey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