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有盗臣,而无聚歛之臣”是传统轻贱理财的文化论述,
当低税理想遇上国家财政告急,
创造税收是富有创意的财税政策,还是扰民的横征暴敛?
当“通才型官僚”碰上“财经专才官”,
大唐帝国财税体系的纠葛,也如火如荼的展开。
中国官僚体系的组织,自秦、汉以来就是通才型,直到唐代为了一时财政上需求,乃拔擢并重用财经技术官僚,而转往局部专业进行。那些始自战国时期的各国治术以及西汉帝国的财经典籍,此时早已不管用,也因此产生创新空间,同时也遭遇“低税理想”这种传统文化价值的阻力。
低税理想就像两面刃,无限上纲的结果,固然可遏抑财经官横征暴敛式的胡作非为,但也可能使任何有创意的理财手段不得提出。在唐代中晚期,当商业产能达到国家总生产力的一定比重时,仍以此名义禁止开拓征收商税。
可是当国家遭逢战争、天灾,或因皇家工程所导致的巨大人祸时,财经官或理财家总要从事一番弥补财政赤字或缺口的作为,这些作为会被士大夫集团的舆论视同干犯文化价值的财政手段,造成财经技术官僚终究不为通才型官僚体系所容,弄得内部烈火焚天,一百多年仍纷扰不定。皇权、官僚,以及控扼理财的文化价值等因素盘根错节,因而谱出了唐代财经技术官僚雏型的出现,以及文化政治冲突这幕历史大戏。
卢建荣
现任《社会∕文化史集刊》(新高地)主编,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也于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大学以及佛光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
作者是台湾仅见全方位思维的史家,古今中外史迹皆其猎场,长年提倡“叙述史学”与“新文化史”,将多项独到研究成果,改写成平易故事版本与读者分享。 1990年代起,大量引介西方新文化史学巨作,脍炙人口,引领两岸年轻世代开创史学新风。
卢氏早期叙述史著作《曹操》出版于1980年;《入侵台湾》获2000年「中央日报」十大本土创作奖;2003年《台湾后殖民国族认同》获书评家晏山农许为台湾史界勇于挑战当权第一人;《咆哮彭城:淮上军民抗争史》2014年获北京权威书评专栏4颗星奖。
目录
代自序:唯将剩勇追残寇
简体新修版序:中国现代新史学运动与阅读大众相见欢
自序:常态灾难、非常支出与救灾文化
序曲
第一部 河山破碎
第一章 春花三月.扬州
第二章 江湖永夜
第三章 清明雾重.埇桥
第四章 财经铁三角
第五章 今月不同古时月
第二部 财经挂帅
第一章 文学退位
第二章 隐形对手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万岁
第三部 政坛异种
第一章 头号箭靶
第二章 战时财政(上)
第三章 战时财政(下)
第四章 卧底副手
第五章 方镇进奉
第六章 出财入相
第七章 小号财官
第四部 非常支出
第一章 国防开销
第二章 工程花费
第三章 协议雇工、和购物
第四章 筹措新方
第五章 新旧交替
第五部 财权谁属
第一章 权在相府
第二章 户部扩张
第三章 财长选任
尾声
参考文献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