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欧洲崛起神话之真实面貌;
重新省视形塑当前世界之关键转折点;
找回与历史理性对话之辩证视角。
借由一篇篇札记式隽永短文,
本书以轻松易读但不失批判精神的口吻,
引领读者漫步近代欧洲历史重要场景。
除了尝试以另类角度来重新打开历史视窗,
更盼在反思之余找出人类未来道路。
历史是什么?什么是历史?我们该如何回顾历史?
狄德罗(Denis Diderot):一切事物都需要被检验和过滤,没有任何例外,也不用怕伤了谁的感情。
杜兰(Will Durant):我们这一代把太多注意力放在新闻上,却忽略了仍活著的过去;…若能将更多历史画卷加入视野,我们的生命将愈加多元。
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怎样回答问题,取决于如何提问,不准确的问题只能得到毫无助益的答案,理解历史亦复如此。
不可讳言,现今世界的样貌、主流价值和国际社会架构,是由欧洲人于十六世纪开始历经数百年逐一打造拼贴而成的。
非西方世界,无论是古文明大帝国或是原生态部落,都在此一过程纷纷崩解倾颓在欧洲大步向前的脚下。
对欧洲来说,“落后”乃是形容野蛮的惯语,“停滞”则是造成长期落后的原因。
“文明”与“进步”是欧洲自认为有别于他者的显著差异,而得以摆脱停滞,则是创造奇迹般成就的关键。
在相对世界其他的文明地区,处于落后、停滞状态下的黑暗中世纪,欧洲又是如何重新获得“动能”突围而出,甚至将对手远远抛于脑后?欧洲在开创当今这个世界的样貌和架构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历史虽是一面镜子,但上头已被刻意洒上积年尘埃,在“落后─停滞─进步─文明”这一主旋律下,有多少历史事件被长期封印或刻意忽视误导?
本书由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宗教、音乐、美术、建筑等不同视角切入,拭去在历史这面镜子上头的尘埃,透过不同视野的交叉观察与解读,让历史回归历史,更正确、客观地去还原欧洲“真实”的面貌,掀开被掩盖的若干“真相”。
蔡东杰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酷喜读史,长期聚焦于破除因各种中心观所致之视野偏狭,迄今著作甚丰,除十余册关于外交史与东亚研究学术专书、与上百篇文章散见各主要学术期刊外,近年来并致力以深入浅出文笔,在历史、论述与群众间搭构理性之对话桥梁,普获好评肯定。
目录
楔子:历史再启蒙之必要
其一 另眼观察欧洲崛起
涉沧溟的背后
傲慢与偏见
未免太幸运的国家
黄金与香料
埃尔米纳堡艳阳下
名不副实的舰队
盗贼抑或英雄
尼德兰奇迹
亚维侬的教皇
战争与和平
双头鹰的挑战与挫败
麦迪逊之桥
关于李约瑟的疑问
毕竟英雄谁得似
其二 欧洲化世界之魅影
非典型帝国症候群
凡尔赛风景线
毕达哥拉斯门徒们
维多利亚的阴影
从凡尔登到雷伊泰湾
问题与主义
铁达尼号背后
毕卡索与华格纳
西西弗斯和平
虚拟希特勒
浮士德世界的降临
卷末絮语:山色有无中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