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日的跨时共感
儿童文学新生代郑若珣 × 新锐插画家Ila Tsou
联手打造《倒风内海》奇谈,营造新台式奇幻小说。
➢墨儿:外貌约十岁大的神秘女孩,实际年龄不详,以操控文字笔墨之力,收妖降怪,身边跟随三小物。
➢黑曜:十五岁男孩,武艺高超的咒术师,与蒲老师一行人结伴同行。
➢蒲老师:来台授课之教员,个性胆小但良善。 文史知识丰富,深受周大人青睐,派遣至各地了解人文现况。
➢文良:十二岁男孩,富有正义感,协助蒲老师大小事务。
➢张善:行医济世多年的药铺大夫。
蒲老师受周大人的托付,前往台湾各地了解当地人文现况。 首站,来到了台湾南部仅次于府城的盐水港。 没想到,蒲老师一行人来到这里后,碰到不明之病,病症扩展的速度让人心慌,好不容易抑制该区病情的扩散,但邻近港区却纷纷传出疫情。 幸好,文良一行人受到五只小妖的帮助,逐一化解各港口危机。 并以小妖视角,发觉「妖」不再处于人类的敌对面......
➢事件一、盐水港之疫:诉说「贪婪」。 疫鬼因官兵的贪婪而蔓延,疫情因见义勇为的商贾而抑止。 环境的正负消长,在人的一念之间。
➢事件二、汫水港之疫:诉说「争斗」。 在清代,械斗是常见之事。 械斗的怒气,变成相互刺激的触媒,疫鬼依此增长。
➢事件三、铁线桥之疫:诉说「悲伤」。 过往贫苦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金魅的传说来自悲怨的特化,间接说明在父权的高度制约下,女性内部产生的相互压迫之感。
➢事件四、茅港尾之疫:诉说「猜忌」。 在边缘地带,被看为底层的社会边缘人,有各自不得不的处境。 因当时特殊环境,人在欲望需求与小奸小恶中浮沉拉扯,一个私心的决定,影响着事态发展。
➢事件五、麻豆港之疫:诉说「共生」。 称为熟番的平埔族有自己的文化,却不得不因外来影响逐渐改变。 其中,哪些被吸纳,哪些被排斥,这些思想的拉扯最值得探究。
本书特色
★ 文坛新秀──郑若珣首部在地奇幻侠义原创小说
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双料得主──郑若珣,精心打造台湾儿童奇幻侠义经典文学,重构文字新魅力。
★ 运用五行,御字伏妖,展现东方文字新魅力
运用「字」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概念,降伏「五大疫鬼」。 让孩子从中了解文字意义,也间接了解五行的相生相克,以及和东方医学、五色结合的奥秘。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五脏:金对肺、木对肝、水对肾、火对心、土对脾。
‧五行五色:金对白色、木对绿色、水对黑色、火对红色、土对黄色。
★ 在地取材,刻划台湾原味风貌
以「类清朝」时期为时空背景,渲染各种势力交错的民间社会,透过五通小妖当引线,引读者在每个故事中看见不同处境的人们,观察不同族群如何在生存中奋斗的过程。
★ 妖怪奇谈,省思人心价值
妖的出现反映着人民对社会的冤屈与不满。 透过除妖的过程,引导孩子反思社会不公不义,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除妖破案,解锁成就、同步历练成长
在解决一连串妖异事件的任务中,孩子将跟着主角们一同解谜、推理、冒险与成长,逐渐开阔眼界、明白事理,体会世情冷暖。
郑若珣
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毕。 曾获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优选、砂城文学小说与散文奖等奖项,现为图文创作者。
喜爱将问题探究化成故事创作,《台阳妖异志》系列取「文字之力」、「妖怪」、「历史文化」三大要素为发展基础,将文字的趣味融合于故事情节中,内容亦取用历史文化为题材,加添奇幻想像,编织成一个多层次、多观点的繁复世界。
绘者简介
Ila Tsou|享想
毕业于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目前生活于台南。
自懂得拿笔之际,便开始了画画的旅程。 喜欢以多样的风格与不同的故事打交道。 关心内在细腻的感受,享受赤脚在自然里踩踏。 创作养分源于绘本、电影、阅读以及生活的总和。
以台湾早期的移民处境为经,民俗信仰为辅,乘着历史遥想之船,在悬疑与推理的海上航行,加上武侠的气势、奇幻的笔法与视角,编织出瑰丽、发人深省的台湾妖异志。 插图的质地、氛围与文字故事相互辉映。 大推。 ──游珮芸(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迎瘟
Copyright (2005-2022)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