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犯罪研究与心理学辅导专家内山绚子,搜罗各种罪案研究与心理学理论,直指犯罪的核心问题。
简明‧易懂‧超有趣 3分钟读懂一个概念×140则犯罪心理档案清晰详解
每个人都会害怕他们不了解的东西,
本书从心理学观点,直刨犯罪的来龙去脉:
「真的有所谓『犯罪基因』吗?」 「随机杀人犯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 「精神分裂跟反社会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诈骗电话常常能够成功?」 「为什么家暴的行为很容易演变成不知轻重?」 「虐待小动物往往是暴力事件的开端!」 「绑架事件其实是成功率极低的营利行为!」 「为什么竟有人以杀人分尸或吃人肉为癖好?」 「残暴的杀人犯,难道不会受到良心苛责吗?」
【真的有人天生就是罪犯吗?】
‧「犯罪人类学」宣称,有些人一生下,命中注定就会犯下罪行。 ‧「犯罪社会学」认为,犯罪不是天生,环境才是容易助长犯罪。 ‧曾经有学者宣称,从一个人的颅骨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特性。 ‧矮胖型的人容易犯下诈欺罪;瘦长型有精神分裂的倾向;运动员型容易个性执着。
【谁会是重大犯罪高风险人群?】
‧虐待动物的行为,往往是重大暴力犯罪的前兆! ‧戀童癖最後可能越演越烈,發展成誘拐、監禁或殺人等重大犯罪。 ‧快樂殺人甚至會伴隨破壞屍體、破壞性器官以及吃人習慣!」
【性骚扰、跟踪狂、内衣贼……到底是什么心理状态?】
‧如果性骚扰受害女性没有当场抵抗制止,更容易让加害人「自行合理化」! ‧跟踪狂的心理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具有依赖性和攻击性。 ‧内衣贼往往从包覆女性身体的贴身衣物满足性幻想。
【什么样的情境或事件特别容易诱发犯罪?】
‧取缔乱丢垃圾、违规停车或任意涂鸦,竟然能有效降低重大犯罪! ‧当人被社会粗暴的对待,很容易就将自卑转为极端的行为去反击。 ‧有暴力成分的电玩,因为有得分的机制,更容易提高人们攻击欲望。 ‧病态的醉酒大脑中会突然出现幻觉或妄想,引发杀人等暴力事件。 ‧人们成群结党后,特别容易因为安心感而降低道德底线,引发集体霸凌。
【犯罪者通常有哪些心理倾向?】
‧霸凌者往往不擅长维持人际关系,只好将过剩的攻击欲望指向弱者。 ‧虐待儿童的双亲,多数都是个性冲动,生起气来就不顾后果的类型。 ‧生活并不贫困却行窃,往往是为了填补心中的空虚感,或是逃避压力。 ‧纵火狂常常是患者发现可以通过犯罪获得满足或引发性兴奋。 ‧「演技型犯罪」平常都不爱引人注目,怀疑自我认同,意图证明自己存在。
【为什么一个看似正常的人突然会转变成罪犯?】
‧因为一点小事情突然会发飙甚至暴力相向,这就是郁积暴怒反应。 ‧优等生因为挫折容忍度低,常常驟变成不良少年甚至反社会。 ‧一本正经的人,往往因戴着面具的姿态与真实的自己产生鸿沟而突然犯罪。
内山 绚子
东京教育大学毕业。曾任科学警察研究所研究官,自2002年4月开始在目白大学人文学系就读,自2007年起在目白大学人类学系担任心理辅导学科教授。主要著作包括《女性犯罪》(共同著作/立花书房)、《犯罪学》(共同翻译/东京大学出版社)、《家庭暴力》(共同著作/尚学社)、《儿童虐待与现代家庭》(共同著作/信山社出版)等。
By Yuu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