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岩波少年新书”,适合从中小学生到成年人的广大读者阅读的入门新书!
从糖和面粉等身边常见的食物中阐明“资本主义”!
介绍从工业革命、大萧条、战争,到全球化和“金融化”,食物逐渐转变为“商品”的经济史。
重新思考“世界经济”,以应对气候危机和世界性流行病。
平贺绿
京都橘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立命馆大学BKC社系研究机构客座合作研究员。1994年国际基督教会大学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留学。
曾于报社,金融机构,有机农业等相关企业工作,从1997年开始作为“journey to forever”计划代表,策划运营了解决食品、环境、开发问题的诸多市民活动。2011年转入研究生院,先后获得伦敦市立大学硕士(食品营养政策)和京都大学经济学博士。以植物油为中心,研究饮食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国际社会学会农业粮食社会学部会(ISA RC40)东亚地区代表理事。
著作有《从食物看世界史——兼顾人与自然的经济》(岩波青年新书,2021年),《植物油的政治经济学——从大豆与油看资本主义粮食系统》(昭和堂,2019年)等。
目录
序章 如何从粮食中学习资本主义?
粮食和农业的现实
为了吃饭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资本主义?
从粮食中了解世界经济的构成
第 1 章 从农业的起源到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农业的“神话”与谷物的作用
大航海时代与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开端
糖的全球历史
面粉成为全球性商品
以英国为中心的首个粮食制度
第 2 章 堆积如山的小麦和失业者(从大萧条到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的建立)
自由放任带来的竞争和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导致“大萧条”
从战争特供与经济过热到大萧条
应对大萧条的新政策
第 3 章 走向暴食的“肥胖帝国”(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大而有力的政府下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农业和食品的大规模生产 + 大规模消费
脂肪帝国:廉价谷物与糖、油、肉类和乳制品
以美国为中心的第二个粮食体制
第 4 章 为什么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在挨饿? (殖民统治:20 世纪 70 年代“南方”发展中国家)
“饥饿”:现状
“南方”的粮食和资本主义历史
“绿色革命”: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工业化农业模式
总结
第 5 章 日本的粮食与资本主义历史(19 世纪至20 世纪 70 年代)
近代以前的“杂粮饭”
开国和近现代国家建设工程
现代化日本食品工业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1945 年)
战后日本的粮食与经济
日美政府和业界的促进消费运动
多用面粉和油的食品工业发展
总结
第 6 章 中国的养殖猪与全球化(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冲击
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
中国养殖猪走向世界?
日本综合贸易公司的全球战略
日本政府鼓励日本企业全球化发展
第三种粮食体制?
终章
在气候危机和全球性流行病时代反思经济机制
审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重要之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By Cielo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